查看原文
其他

漫谈学习科研与成才(下)| 贺仲雄

贺仲雄 集智旧号 2024-02-18

接(上)

引言步入知本时代

一.喜逢科坛添新秀——青春篇

二.钗于匣内待时飞——求知篇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奋斗篇

四.千叩柴扉百回开——拜师篇

五.跨溪结屋更清奇——选题篇

现在我们要谈到选题的问题。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几乎每一个走向科学领域的人都不可能越过它。在科学的道路上,之所以有人最终取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功败垂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选题上的不同决策。许多青年朋友对走向科学领域感到茫然,其实他们手足无措的就是选题。茫茫科海,可供选择的科学方向可以说是成千上万,琳琅满目,仅仅大致按科学领域来分,古典的传统学科就有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近代兴起的许多新学科,比如经济学,现代又有许多极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像物理化学,社会生态学等等,要在这样法一个博大的领域中作出选择,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况且对于如何选题人们还有许多错误的偏见。


王国维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选题阶段是这样描绘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深秋,西风吹落了所有的树叶,你独自登上了高楼,没有障目的树叶,也没有烦躁的鸹噪,冷静地放眼望去,世界在你的眼里一览无余。它明确的告诉我们,选题一要冷静,一要高瞻远瞩,切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现代意义上,要具有以上这些素质,要求我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占有大量的信息。某厂曾投资数万元研究暖瓶改镀银为镀镁的问题,且久攻不克。别人告诉他们,此问题早在1930年曾有个外国人申请过专利,如今只需一美元就可买来全部技术。何其悲哀?如果他们在做课题之前先翻翻世界专利录,或者平时广泛读一点科技史,问题恐怕会完全两样了,至少是为国家节约了几万元。


相对论使人类的思想打破了已有的禁锢,电灯使人类从黑暗时代解脱出来,那么,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你们谁更有价值?


崇赏爱因斯坦的人变得聪明,却免不了哀亡的命运;崇赏爱迪生的人追求现实,最终使民族走向繁荣昌盛:历史这样提示我们。


在选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成果,就如精明的商人在进行采购之前要进行市场调查一样。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当前需要什么样的成果呢?


我国学术界曾经有过著名的“两E之争”。“两 E”是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Einstein)和大发明家爱迪生(Edison),我们国家需要的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基础理论科学家呢,还是需要爱迪生这样的应用科学家?相对论使人类的思想打破了固有的禁锢,电灯却把人类从黑暗中解放出来,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你们谁更有价值?人们各执一词,争论莫衷一是。


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许多人倾向于基础理论研究。当时涌现了一大批基础理论科学家,如杨乐、张广厚、陈景润。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英雄。一时间,全国上下兴起了数学热、物理热,似乎中国将在几年间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外国人对此大感不解,某教授去西德讲学,洋人问他:“你们中国如此推崇哥德巴赫猜想,它能带给你们什么?吃的还是穿的?”忠言逆耳,旁观者冷静地一眼看到我们的偏差:中国的经济落后,还缺乏成为科学中心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发展!突然醒悟的时候,“两E之争”的天平开始反向倾斜了。


几位有识之士首先明确的论证中国急需的不是“爱因斯坦”而是“爱迪生”。英国向来注重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也曾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匠。在英国,基础理论科学家有授予勋爵的资格,但发明家却没有受到这样的尊重。结果是,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国力逐步下降,不仅失去了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而且远落后于后来的美国、德国、日本。波兰历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科学家:巴拿赫、米库辛斯基、居里夫人、乔姆斯基……虽然这些科学家都热爱他们的祖国,居里夫人将自己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乔姆斯基将自己的成果命名为“波兰表示”和“华沙表示”,但波兰却终于没有摆脱两度亡国的命运。


与此相反,日本的理论界几乎没有任何惊人之举,但他们的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极其发达,结果,二战后的日本以惊人的速度强大了起来,连美国也不得不对它戒备三分。美国虽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但也非常重视应用科学的发展,这些科坛巧匠们的成果使它在成为科学中心的同时,也保持有强大的国力。


中国的国情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都很薄弱,科学界几乎是百废待举,从现阶段来说,我们首先应该发展的是后者。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奖重要依据就是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效益的理论,即使看起来最美丽完整也只是一种“美学”而已,中国现在要的是“小康”。崇尚爱因斯坦的人变得聪明,却免不了祖国衰亡的命运;崇尚爱迪生的人追求现实,却可使祖国走向繁荣昌盛:历史给我们这样的提示。聪明的我们应该依此做出选择。


选择最远的路程,即使不达到也是一种胜利,因为这种选择本身就是非凡的。相反,选择最近的目标,即使达到了,也只是一种达到而已。


课题的尖端和难度是两个概念,就如服装的质料和式样是两个概念一样。正确的选题就在于准确地权衡二者的份量。


选题的原则之一是:尖端。一个国际一流的课题,即使你的水平有限只能达到二流三流,但你仍然是国际先进的成果。如果你选的是一个一万流水平的课题,因为你能力极强,使课题水平超前了几流,但仍然只是一个第九千九百九十几流水平的课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经常被人们忽略了。


举个例子,多点共圆是一个很古老的难题,历史上它曾困扰过许多人,不少古人就是因此成功的。如果今天你找出了六十四点共圆的规律,辛不辛苦?当然辛苦,但你最多只是欧几里徳时代的大科学家。在当代,你的成果几乎一点意义都没有!


选择先进的目标,即使不达到也是一种胜利,因为这种选择本身就是非凡的。相反,选择最近的目标,即使达到了,也是一种达到而已。


有不少人对于“尖端”感到惧怕,认为“尖”者必难。事实上尖端和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服装的质料和式样是两个概念一样。


新的黄河大桥建成以前,旧桥非常狭窄,只容一辆车通过,当桥上有车行驶的时候,相对方向的车就必须停在桥头等待。由于大桥很长,受堵的汽车常常排到几里外。有个年轻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个方案:白天向南方向的车通过大桥,晚上向北方向的车通过。事实证明,效果极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月以百万元计。


这属于综合运输规划——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应该算是很尖端的了。可是它难吗?一点也不,如果有机会的话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完美的结果。


**的课题也很尖端,但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的角度看他只是做了一道习题而已。对于那些天赋并不高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那些“尖”而不“难”的题目上面。正确的选题就在于准确地权衡二者的份量。


如何选择这样的课题呢?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维纳有一句名言:“花最少的精力,而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只可能是那些未开垦的处女地。”具体的说,科学上的处女地主要有以下几块:一是边缘可科学、一是交叉科学、一是应用科学。我的主攻方向:软科学决策,是一种多学科性的交叉学科,它包括了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行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内容。由于是在一个新的领域,未发现的就相对多一些,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大一些。


当然,我们提倡尖端,却并不推崇过分超前。罗巴切夫几何在罗巴切夫死后一百三十多年才得到人们的承认。斐波那奇级数,1602年问世但直到几个世纪后的1953年推广优选法时,人们才发现它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说,罗巴切夫和斐波那奇是值得称道的,但他们的成果带给人类的效益似乎太慢,而目前我国急需研究的却是那些能够迅速带来效益的成果。


因此,为了表达准确,我们在“尖端”前面加上一个修饰:合适。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称为英雄,但第二个、第三个却有可能被讥为“谗嘴猫”,庞加雷言:“成功在于创新”。


宋朝杨万里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被溪。扎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哲理: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出奇制胜。科研的选题也是如此。


选题的原则之二:新颖。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做第一个。只有勇于做第一个,才能够突破前人,才有可能出成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称做英雄,但第二个,第三个却被讥为“馋嘴猫”。庞加雷说,成功在于创新。一味地在前人的路子里转来转去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成功的第一个的。对于科研来说,创新的第一步就表现在新颖的选题上。


新颖有两个概念,一是原来没有的事物,一是原来没有的结构。新颖的选题可能是过去完全没有的,也有可能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全新的组合而成的新题目。


打个形象的比方,在下面由A、B、C各学科组成的系统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区域内的题材呢?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你就不应该将眼光投向A或B或C的区域内,而应涉足由A、B、C三者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选题不仅新颖,而且最大的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也就是我要重新强调的“博采百花之精”。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当今的新型学科,无不是吸收了别的学科的精华后才大放异彩。美国的赫伯特·西蒙把行为科学用于决策,提出了“满意准则”,荣获了诺贝尔奖。美国另一个青年,提出利用C14同位素放射性特点进行文物年代鉴别,从而使考古学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同样的例子在中国也不少。中央气象局的两个年青研究人员陈国范和曹鸿兴,业余时间接触到了模糊数学,并试图将它应用于气象预报。1980年,在计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情况时,他们发现用传统方法和模糊聚类方法所得得结果截然相反:前者预报将有大旱,后者却显示要连下暴雨。谁对谁错?当时他俩无法判断,只好将两个结果同时公布。许多人相信了传统方法,唯独长丰县的气象员相信后者,因此在别的县纷纷打井抗旱的时候,唯独安徽省的这个小县筑堤防洪。那年果然洪水暴发,多数县受灾,长丰县安然无恙。这个气象员成为了当地的英雄。从此,曹鸿兴和陈国范开创了一个用模糊数学进行天气预报的新纪元。19809月他们应邀前往法国参加国家气象研讨会,他们独竖一帜的新方法使与会者耳目一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创新到“誉满全球”仅仅半年!


“成功在于创新”,只有在别人还没开垦过的土地上,才有可能培养出绚丽的成功之花。

六.石梯连云上九重——攀登篇

自古以来,成才总是与攀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说:“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中国也有这样的古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每一份收获都来自耕耘,每一朵成功的鲜花都须有辛勤的汗水浇灌。对于有志于成才的青年来说,这是必具的心理准备。


几乎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行跋涉的脚印,居里夫人、诺贝尔、牛顿、爱因斯坦、华罗庚、陈景润……他们付出汗水,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有意义的人生。更可敬者如伽利略,哥白尼,他们把幸福和生命都献给了科学和真理,不仅仅对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全人类的尊敬。有首古诗:“石梯连云上九重,风急龙斗舞长空,雪掩腊梅犹争艳,漫山松梅竟寒风。”科学是横在我们面前的高峰,面对它的挑战,强者自信地回答:上天有路,路在攀登。


攀登精神之所以重要,还在科学独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都是不可预知的,人的思维潜能究竟能战胜多大的困难也是未知的。这正是马克思“科学没有平坦大道”的真正含义。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这些不可知的“拦路虎”,一是靠自信,一是靠过硬的知识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勇于攀登的精神。


可能有人也明白攀登的重要性。但仅有“明白”仍是不够的。事实上,科学研究本身是一门学问,关于它的研究最后形成了当今的科学学。科学学认为,从哲学上来讲,科学研究同其它劳动一样,是有规律也有方法的。既然如此,在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候,不是只有勇气和吃苦精神就够的,我们也应该懂得一点“科学研究方法论。”


这不是牵强附会,也不是故弄玄虚。科学学研究表明,科技史上许多失败者的失败不在于他没有成功的条件,更多的人是由于他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正确的思维原则。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书山有路勤为径”,如果将“书山”理解为科学研究领域的话,我认为光有“勤”是远不够的,要“勤”,更要“巧”。有的人一年到头都工作在实验室里,成果却极微;有的人张弛有道,则成就蛮然,其间差别就在一个“巧”字。


古今中外,各类书籍可谓洋洋大观。在这个浩瀚的海洋中,你可以忽视别的一切,唯独不能忽视这一类书:科学方法论,因为它教给你的是永远取之不尽的智慧。就如练剑,别人交给你的是宝剑,而它交给你的却是握住宝剑的双手。


历史是一位饱富学识的老人,他告诉你别人辉煌成就的背后也有泥泞中爬行的痛苦,其实也就是希望你的成功里没有这种苦涩的余味,所以聪明人从来不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


生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别的不说,我们拥有多少书籍啊,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的出版物以千万册计,对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何利用这样一笔财富?对此许多人感到茫然,站在爆炸的知识面前,他们不知所措,“该从哪儿下手呢?”他们无可奈何的喃喃自语。


创造工程学的创始人——奥斯本是一位美国的失业工人,他为了保住饭碗,潜心创新,久而久之,摸到了发明创造本身的规律,写了一本名叫《创造工程学》的书,很快风靡全美国和世界,许多公司要求每一位职员必须学习这本著作,以使他们变得很聪明,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一时,在当时的美国掀起了技术革命的热潮。它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类的思维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灵感,其构成因素之一是“火花点燃物”,瓦特看到水壶盖被蒸汽吹起从而激起了他创造的灵感,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其中水壶盖就是“火花点燃物”,奥斯本认为,每一个人的“点燃物”不同,但同一个人对某一类“点燃物”有特殊的敏感。例如,有人往往在旅游中灵感突发,就是因为他对风景有特殊的敏感,这种人就应该常常建立与大自然的接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奥斯本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创造的捷径。


英国剑桥医学院鲍诺教授有本书叫《思维学教程》,向读者介绍了思考的特点和方法。他提出,在思考某个问题时,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PMI,即从正、反和有趣三个方面考察;〈2〉.CAF,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该问题的影响;〈3〉.CAS,按该问题现在的趋势发展,其结果和后果;〈4〉.AGO,目标、目的和任务是否协调;〈5〉.FIF,最要紧的重点是什么;〈6〉,APC,是否可取,是否可能,是否谨慎;〈7〉.OPU,他人对该问题怎么看,反面对手的关点是什么。你看,思维要想全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维学教程》为我们送来了一双我握住思维之剑的双手。


还有一本书叫《数学方法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它认为思维、创造和科学研究也应该遵循系统方法论中的“系统反馈调节原理”。就如一个对着镜子剃胡须的人,必须不时的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像调整动作。在思维、创造和科学研究中,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这样的“镜子”似的反馈系统,它可以是自己的定期(或不定期)反省,也可以是请别人对你进行评价,还可以自己到科技史中去对照,看看是否已落入古人已有的“败象”之中……


当然这样的书还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科学方法论”的确是一种学问,一种最重要的学问。


另一类重要的书就是科技史。历史是一位饱富学识的老人,它告诉你,别人辉煌的成就背后,也有泥泞中爬行的痛苦,其实也就是希望你的成功里没有这种苦涩的余味。所以聪明人从来不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人说:“历史是用前人的血和泪写成的”,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失败和教训,因为它能给我们更多的教益和启示,这些血和泪象交通标志一样给我们提醒:此路不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因此而获得了捷径。


书海仍是浩瀚而无边际的,但在掌握了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史之后,你就拥有了荡舟科海的小船和双浆。这时候你再驶入书海就会象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一样,满怀信心而去,满载收获而归!


成才并不仅仅与计算机,实验室,研究所联系在一起。在车间、在田野,在教室,甚至在监狱都有成功的鲜花盛开。与在温室里培育的那些鲜花相比,这些野生的山花显得更纯朴,也更美丽。


眼睛是“心灵之窗”,也是“成功之门”,因为“观察”是成功的基础。思考是“心灵的闪电”也是“成功的脚步”,因为每一个成功都来源于大脑的运转。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下乡的知识青年来到了杭州附近的一个小镇,这里盛产香榧子。可惜的是香榧子的生产很不稳定,有时候竟莫名其妙的“颗粒不收”,什么原因?好奇的他便向当地的老农请教。老农也不明白其中的所以,只是告诉他,香榧子的丰欠好象与风有关系,风大的那年香榧子必然丰收。这个仅中学毕业的知青于是想,是不是香榧子就是生物课中学的雄雌异株的植物,需要风来授粉呢?他进而想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不就可以使它增产了吗?


这个思路一经形成就注定他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了。那一年,他说服当地乡亲对每一棵香榧子树进行了人工授粉。结果,当年香榧子取得了突破历史的大丰收,通过几年试验,连年丰收。知青的思路被证实了。


他成功了,一个知青,在浙江的一个农村小镇,成才并不仅仅与计算机,实验室,研究所联系在一起。在车间、在田野、在教室、甚至在监狱都有成功的鲜花盛开。与在温室里培养的那些花朵相比,这些野生的山花显得更纯朴,也更美丽。


六十年代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有个同学叫陈**,别人纷纷寻找北京的科研单位,这个毕业生却意外地自愿去了当时有战争危机的福建省,到一个新建的“物质结构”研究所搞与他学的专业没太大关系的“激光”。有许多人笑他去“创天”去了。可他真的就创出来了,如今他不仅是那个研究所的大梁,而且是我国该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逆境并非就是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能转化为动力,或转化为你通向成功之路的“核反应堆”。兵法里有这一招,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在一个人的成才道路上也有点到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也欢迎自学成才的人。因为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绝不是你向社会索取了多少,而是你为社会贡献了多少。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博士后,作出了同一成果,更高的荣誉应该属于谁?自然是那个“小学生”,因为他是“低投入高产出”者,而博士后在此之前却接受了国家大量的投入,出成果是他分内的事。“汉字全息码”的发明者,上海模范中学的初三女生杜冰蟾所以受到全国和全世界的推崇,除了“汉字全息码”确实先进外,更多的原因恐怕正在这里。


因此,一方面身处逆境之中的人不应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即使有条件的年青朋友也应该考虑选择一个合适的成才环境。一般的说,科研所之类的场所有优越的条件,同时也有较大的人才密度,在这样的地方成才的机会相对要困难一些。这不是世俗,而是客观实际,因为在这里,同一机会的竞争对手要多得多。


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牺牲。但它却是成功的要点之一,我想也是攀登的重要内涵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具体的环境中寻找成才的机会。香榧子增产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是唯一的道路。眼睛是“心灵之窗”,也是“成功之门”,因为“观察”是成功的基础。做一个有心人,发现你周围的矛盾,这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思考和研究,思考是“心灵的闪电”,也是“成功的脚步”,因为每一个成功都来自于大脑的运转。当这种运转最终使你发现的矛盾得到解决的时候,你便成功了。这是成才的三部曲。


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科技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你们营造了一个成才的大好环境。随着计算机进入家庭,世界也就成了天涯咫尺。用你的手指头敲击那小小的键盘,便可感知美国风云,享受欧洲风情;环顾科坛动态,进军尖端领域。只要你肯攀登,顺着网络的筋脉,沿着数码的大道,你就会登上科技的顶端,你就会成为时代的强者。


至此,关于攀登这个主题我已经讲了很多,归纳起来,精髓在于两点,一是“勤”,指攀登的勇气和毅力,一是“巧”,指攀登的方法和技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具体情况却又因人而异,青年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细心体会。


七.红袖添香夜读书——家庭篇

成才和社会环境的正常与稳定是分不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短短十多年,我们祖国的科技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我国经济飞跃的强大后盾。其间,我国的科技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形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科技大军。然而在几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中,这一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左”的思想作用下,科学被打入另册。愚昧战胜了先进,“白卷英雄”张铁生成了时代楷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要想成才“其难甚登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时代,这是时代之幸,也是每一个有志于成才者之幸。


这种幸运至少表现为这样两点:第一,我们的时代和社会鼓励成才,尊重人才;第二,当今社会为我们成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成才的道路不再只是单一的。你可以走进高等学府,也可以在平凡岗位上立志成才;你可以攻克科学难题,也可以搞技术革新;你可以著书立说,也可以扎根生产实际……条条大道通罗马,放心地走就是。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人是存在偏见的,他们仍然走不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圈子。于是许多人挤向高考这座独木桥,录取者欢天喜地,落榜者消沉悲观,甚至因此而酿成悲剧。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绪,应该受到青年朋友们的重视和更正。


在这一篇里我要谈的问题是:是否在这样乐观的社会环境中成才就是一帆风顺的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应付这种阻力呢?我想对于青年朋友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实际和重要的问题。


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在你前进的路上,有风浪,也有暗礁,它需要你机警的穿梭前进——时而绕行,甚至后退;时而开足马力和狂风暴雨一决雌雄——当你在险恶的大海中行动自如的时候,你便成为了一个有经验的船长了,成功的彼岸也会在这时向你伸出深情的手。


记住耻辱,耻辱便会离你而去;惦念荣誉,荣誉也将不翼而飞。


《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的作者贝弗里奇认为,对于每一个创新者,社会都将对他产生阻力,而且这种现象不以你的环境是否鼓励创新而改变。贝弗里奇认为:一个新事物在它出现之初,总会有人会对它大加责难甚至鞭挞,等到它初见成效之时,这些人便会悻悻然说它“或许”有用,及至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时,他们才会露出友好的微笑声明,“我是一直支持这个新事物的”。责难——观望——“支持”,这是许多创新都免不了的遭遇。


但这并不代表环境不支持创新。这些人在理论上和感情上大都是欢迎创新的,可人们的思想免不了一种定势,这就是“社会惯性”的由来根源。“社会惯性”告诉人们,刚出现的那个新事物是和人们的主观思想不一样的,是不可靠的,是错误的,于是便“生产”出大量的责难和非议向它砸去——这时候他们的愿望仍然是好的,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铲除错误,使别人少走弯路……可惜,事常与愿违,思维懒惰的人们成了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可悲的绊脚石。


这是一种社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且这种阻力似乎也符合流体力学中这样一条定理:

f=KV^n n=123……)


低速前进的时候,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中速前进时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高速前进时与速度立方成正比。社会经常这样残酷,你的创新越新颖,它离人们的思维习惯就越遥远,人们对它的偏见就越深。哥白尼第一次大胆的告诉人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一下子就扰乱了人们千百年来的思维系统,于是习惯和宗教绝望了,唯一的结局只能是哥白尼的牺牲。达尔文残酷的宣告人类的祖先是猿,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形成的道德系统和心理优势受到致命的一击,创新者只好在唾骂声中生活甚至孤独的死去……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不胜枚举,人类有多长的历史,这样的悲剧就有多长的历史,外国的布鲁诺,爱因斯坦,中国的李四光,马寅初……而且,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悲剧还将在现在和将来演下去。


科学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在你前进的路上,有风浪,也有暗礁,它需要你机警地穿梭前进——时而绕行,甚至后退,时而开足马力与狂风暴雨一决雌雄——当你在险恶地大海中行动自如时,你便成为了一个有经验地船长了,成功的彼岸也会在这时向你伸出深情地双手。


面对阻力你应该镇定,因为你掌握着真理。你面前站着的只是外强中干的传统势力。真正的勇敢者永远对自己的新事物抱有信心,哥白尼,伽利略他至死仍然坚持“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达尔文则勇敢的面对反对者,沉着的与他们当庭辩论。可以说,正是他们的这种自信,才使真理最终战胜了谬误,才使人类走向了前进。


同时你也要沉着斗争,包括对敌斗争的策略。象所有的战争一样,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并不是一味的正面冲突都能取胜”,这是战争的一大经验,在建立新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妨来点“游击策略”。马寅初教授的人口理论曾经被指为异端,其直接后果是中国的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成为最让人伤心的头号负担。设想,如果当时马教授采取了更能够让领导人接受的方式宣扬他的人口理论,今天的这种负担或许就会减轻许多,中国也便因此而强大许多,这就是策略的效益。


有的人把社会的不承认当成了一种“耻辱”,认为“不承认”=“失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其实,即使你真的失败了,只要能够记住这个“耻辱”也是一种“收获”。古代有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的“兴”不正是来自于“亡国之耻”吗?京剧名流汪笑侬本来不姓汪,有一次他在唱戏的时候,有个姓汪的县长哈哈大笑,对他的唱腔大加轻视,为了记住这个耻辱,他将自己的名字更改为汪笑侬,从此他潜心钻研,自成一派唱腔成为一代名流。


在环境对你大加责难的时候,最忌讳的是瞻前顾后,又是考虑名誉,又是考虑成败,结果便畏畏缩缩,不战而败。应该记住:记住耻辱,耻辱便会离你而去;惦记荣誉,荣誉也将不翼而飞。


拿出你的勇气来!


在每一个成功的科技工作者背后,都站着一位美丽的支持者,她(或他)把温暖的手递给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却把叹息和遗憾留给自己。没有一首赞歌是唱给他们的,他们却因每一首赞歌而骄傲。


爱情不是风华雪月,也不是花前月下长凳上的切切低语,而是漫长道路上的相挽而行。在这个道路上,有泥泞和雨雪,也有悬崖和陷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你的爱人如果不能与你同舟共济,你的命运是可悲的。


前一部分谈到了环境对创新者的隔阂和阻力,可是每一位跋涉者又是多么需要理解和支持啊!这种理解和支持常来自于同一个学术观点的同志,更多的是来自于你的家庭。


有人认为献身科学就意味着牺牲家庭和幸福,就象富兰克林和牛顿一样,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牛顿为了专心致力于科学事业,终身未婚。虽然在科技史上象富兰克林和牛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在这一点上我是不同意这观点的,科学研究不是修道院,科学家也不是苦行僧,献身科学的人已牺牲了许多,不应再加上家庭的代价。


有人之所以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家庭是事业的累赘。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好的家庭不仅不是累赘,简直就象一个加油站,使你得到永远的动力。当你精疲力尽地走进家门,家的温暖会使你倦意顿消,这种动力在某种意义上和你拥有一个先进的实验室、有一个好导师是相当的。著名歌唱演员关贵敏的妻子是一个下乡知青,为了支持关贵敏学唱歌她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文革以后,她多次鼓励关贵敏进京演唱。虽然每次这个农村青年都失望而归,但她却仍然支持他,鼓励他,最终使他《甜蜜的事业》一曲唱红。可以说,没有他妻子,就没有这个嗓音甜润的关贵敏。这就是家庭给予事业的动力。


世界不独一个关贵敏是幸运的。几乎在每一个成功的科技工作者背后,都站着一位美丽的支持者,她(或他)把温暖的手递给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却把叹息和遗憾留给自己。没有一首赞歌是唱给他们的,他们却因每一首赞歌而骄傲。


这些支持者是可敬的,他们牺牲了许多,得到的却极少。他们显得那么朴实:张**的妻子宿**,关贵敏的妻子……而他们又显得那么伟大。我不仅想到了爱情。爱情,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浪漫的,是多彩的。可是爱情不是风华雪月,也不是花前月下长凳上的切切低语,而是漫长道路上的相挽而行。在这个道路上,有泥泞和雨雪,也有悬崖和陷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你的爱人如果不能与你同舟共济,你的命运是可悲的。“根,紧握在地下/叶,交融在云里”,橡树,与木棉的爱情不在美丽,而在坚贞、朴实。永恒的爱是人生的财富。


经常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的事业被家庭的细琐却又复杂的事务所吞没。最后不得不遗憾地忍痛割爱——事业成了牺牲品。许多中国青年的轨迹:大学——硕士——博士——结婚——家务,青春年华在洗尿布的流水声中消逝。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结局!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其责任更多的在于社会:轻视青年就是轻视未来,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年青人的,与其等到他们年华已逝的时候再亡羊补牢,不如现在就给他们条件让他们上。但年青人不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法也是有联系的。比如,你有志于科学事业,是否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对你爱人的职业加以考虑?她有更多的时间做家务你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干事业,你说是吗?当然有一点,你找的是“爱人”,不是“保姆”,你们的基础仍然是相互的理解。


“红袖添香夜读书”愿天下所有的有志青年在拥有优越的成才条件的同时,也拥有一个理解你、支持你的家庭。


社会依然在按它固有的规律运转,只有真正去掉理想化色彩,走向现实的人才会最终掌握它的命脉,走进成功之门。在这里我要引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一首小诗:

少女啊!不要看那脸形

要看那心灵!

在那漂亮的脸形里面

往往没有爱情!

祝愿天下有情的科研人才,都找到可以理解、支持他(她)的伴侣吧!

八.人生难得几次搏——拼搏篇

首先要弄清楚拼搏与奋斗的关系。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来说,拼搏与奋斗都是不可缺少的,奋斗是更长期的一种精神,拼搏则特指一种短期的“突击”。拼搏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奋斗是拼搏的动力源泉。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赛,跑完全程称为奋斗,终点冲刺则称为拼搏。


人这一生,有着许许多多需要我们拼搏的“终点冲刺”。为了上重点中学,我们必须拼中考,为了上重点大学,我们又必须拼高考,及至走向工作岗位,等待我们的还有举不胜举的需要拼搏的“大会战”、“小会战”。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路拼将过来,直至——终点。


对于一个有志于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青年,拼搏精神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课题对于你来说都是一次攻关,从选题,调研,到最终有所突破,如果没有一种拼搏的准备——体力上得准备连续挑灯夜战,精神上得准备无数次地碰壁重来——你将在繁重的劳动或意外失败的打击下不战而败。


拼搏意味着代价,不拼搏意味着平庸。切不要以为生活的这种两难命题是对人的捉弄。


拼搏的前提:一是体力,一是精力。


拼搏的同时也意味着代价。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同时,也失去了他强壮的体魄,他因此必须每天与病魔纠缠。算上他因为这一成功而失去的欢乐,享受,这种代价甚至称得上是残酷的:他不得不提前进入老年。但陈景润却终于成了陈景润,成为了摘取数学王冠的大数学家。如果他当初放弃拼搏,也许至今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一平民。大数学家与平庸,就是这样“拼搏”划出了一条公平的界线。


拼搏意味着代价,不拼搏意味着平庸。切不要以为生活的这种两难命题是对人的捉弄。人因拼搏而成功,人也因拼搏而充实。我们为拼搏失去了一些,却也因拼搏收获了更多。当我们进入了老年,回首往事的时候,留在脑海中的绝不是安逸和享受,而是这些因为拼搏而显得珍贵和难忘的日日夜夜。老将军们晚年总要回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恐怕正是为了拾起那些珍贵的记忆。这些记忆绝不安详宁静,常与动荡、艰苦、劳累和硝烟连在一起。但正是这些构成了一位戎马一生的将军充实的一生。拼搏的魅力正在于此。


因此,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没有人会自甘平庸,但却经常有人贪图眼前利益。结果,平庸自然成了目光短浅的代价。


拼搏有两个前提:一是体力,一是精力。青年恰恰具有这两个条件。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我非常羡慕青年人的也正是这两点。有一回我将计算机里的数据不小心给冲掉了,我的一个研究生自告奋勇开了三宿夜车就给我补回来了,而这在我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常说青年是我的延续,也正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家庭等等原因,我的精力也无法与青年人相比,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有干扰从别的地方向你飞来。比如经常有青年找我,让我帮他推荐,比如,前不久有人从农村给我寄来《易经》,要我推荐给领导,其实他的观点是相当幼稚的,我怎么办?不理他吗?他三番五次寄信来,理他吗?我几乎无法向他解释。所有这些,使我每天都处于疲于奔命的应付中,老实说,现在我即使想拼搏,也无法进入状态了。


这就是老年的悲剧!对于青年人来说,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常说要“珍惜青春”,总有人认为是在无病呻吟,其实它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青年身强力壮,又有精力应付事业,只有抓住青春时期的年富力强,顽强拼搏,才不至于到了晚年,陷入“悲剧”之后后悔青春虚掷。


拼搏不等于蛮干。理智、机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这些同样是拼搏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拼搏的两个原则:一是扬长避短,二是切忌见异思迁。


象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拼搏的最大忌讳是蛮干。不分青红皂白地拼体力拼消耗,这是一种必败的战略原则。就象打仗一样,攻坚战难以奏效的时候,我们何妨来点游击战术,“迂回”一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问题久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从死胡同中走出来,放一段时间之后,从另一个角度再看这个问题,答案竟然就在眼皮底下。


可见,拼搏仍然需要理智、需要机敏,需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收获的精明。研究行星位置与地球天气的关系,有人认为必须记录一个天体大周期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天象,这需要近四代人默默无闻的牺牲。我国民间科学家栾世庆则巧妙地“迂回”了一下,观察几十年,再利用天文学公式不就计算出来了吗?结果,他的成果没有等到孙子们手里才出现,在他手里就实现了超长期预报准确率高达70%的奇迹。


因此拼搏也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原则之一:扬长避短。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非要以己之短与别人近身肉搏,失败就是必然的了。让陈景润去跑百米,或让刘易斯来搞科研,其荒唐愚蠢是不言自明的。张**的长处是科研能力强,他的短处则在基础知识薄弱。他要考研究生,正违背了扬长避短的原则,他的出路只能有一条:利用己之所长,多搞科研,社会承认了就免试当了博士。


聪明的人不仅要扬长避短,甚至要化短为长。京剧名流马连良,最初准备学谭派腔,但他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大舌头,吐字不清。但他潜心钻研,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谭派唱腔,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为一派,这就是马派名流马连良的来历。这时候,“大舌头”不再为短,而转化为长了。


要想扬长避短,必须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长和短各在什么地方。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你至少应该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你是长于抽象思维还是长于科学实验,你是长于生产实际还是长于理论研究,你是长于自然科学还是长于社会科学,你是长于这个领域还是长于别的领域,你是长于深入探讨还是长于另辟溪径……弄清楚了这些,接下去就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扬长避短,或化短为长,从容取胜了。


原则之二:切忌见异思迁。有个同学,文笔不错,写得几首好诗,曾在有名得文学刊物上发表过,是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他感到学校的功课对他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于是就退了学。可回家之后,由于没有了校园生活的激情,再也写不出什么好诗来。他很后悔,想复学,但校纪无情。他只好终日游荡,终于一事无成。这就是见异思迁者的典型悲剧。


见异思迁的一大特点:对于新领域不加分析地一见钟情,不思后果地盲目转移。追溯其根源,他们没有理智地分析自己,没有知己,也没有知彼。在没有完全占有信息的情况下草率地作出结论,结果生活也草率地抛弃了他们。如果那位校园诗人在决策之前作一番冷静的分析——分析自己:诗的灵感来自哪里;分析他要选择的事物:专业诗创作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析后果:如果失败,将一无所有——他的决策或许会更科学一些,起码不会发生悲剧。


当然,并非每一种转移都是失策,就正如战争有时也需要战略转移一样,我们有时候也必须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我跟我导师学的是离散数学,后来我曾在模糊数学领域内搞了很长时间,目前则从事软科学研究。十年之内,三易阵地,这是不是见异思迁呢?不是。不管是模糊数学也好,还是决策科学也好,我的基础都来自于离散数学,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我都没有抛弃离散数学。它是我的根据地,模糊数学,决策科学则是以此为基础向别的领域的一种延拓。


看起来,要为科研和成才归纳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有两点:拼搏易活不易死,拼搏易沉不易浮。以此作为准则,科海泛舟,你的力气应该不会白花。


是啊,人生有限,然而事业无限,世界无限,历史无限。有一种东西能使你的生命成为永恒,那就是拼搏;有一种东西能使你单薄的生命篆刻在历史的年轮上,那就是贡献。从古自今,有多少人默默无闻地死去了,但却有一些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祖冲之,张衡,华罗庚,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

历史还在向前奔驰……“人生难得几次博”,愿我们每一个青年以此奋发。在拼搏中取胜。

九.笑看蓓蕾春雨时——成才篇

一般地说,成才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条件,一是智力条件。智力条件是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改变的,虽然这是一个相当艰巨复杂的过程。但社会条件的满足却不会如此简单。


成才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的成才环境和具体个体的成才机遇两部分。前面已经说过,成才环境对于有志青年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国家,之所以会出现科学的盛世和衰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成才环境的好与坏。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时期对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态度,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的中国需要应用性学科,而不久后的将来,则可能转而需要基础学科,明白这种规律和趋势,无疑也是对成才有利的。


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成才,就涉及到成才机遇的问题。它包括成才的社会机遇和灵感机遇,在成才的过程中,你的选题过程、拜师过程、拼博过程、攀登过程无不浸透着机遇。张**抓住了尘肺病疹断,这是一种机遇;李**巧遇名师,并赶上了一个尊重知识、向资历挑战的年代,这也是一种机遇。


但是,社会机遇也好,灵感机遇也好,都不是神速和碰巧的。具体到抓住机遇的那一刻,或许是偶然的,但联系到你奋斗的全过程,却又是必然的。机遇的基础是你不倦的奋斗。所以,当机遇降临到你身边的时候,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如果机遇还不曾光临你的领域、你除了反省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外,还应耐心等待,始终要相信,“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


经过一番拼博,又有幸满足了那些条件,你便成功了。你便是一个人才了。可是你知道吗,这远不是成才的全部。


一个很古老的比较:聪明的坏蛋和愚昧的坏蛋谁的危害更大?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的知识被用来服务于谁?


从小就建立起的这样一个概念:祖国和民族,已经变得具体而明确,我们被别人拉下了很远,我们不该容忍自己的落后,我们不该忘记那个古老的说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你是人才了,可是你的才华是用来造福人类呢,还是用来祸害别人?想必谁也不会忘记: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手下曾有一大批残酷的“科学家”,以沦陷国的无辜百姓和战俘作实验品,研制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日本的所谓“731”部队就曾在我国进行过这种惨无人道的实验。


不错,这些“科学家”也是有“才华”的,可这是令人发指的“才华”。有一个很古老的比较:聪明的坏蛋和愚昧的坏蛋谁的危害更大?这个问题演化到今天已经非常实际,你的才华被用来服务于谁呢?


马克思认为:一切人都是有阶级性的——不属于这个阶级就属于那个阶级,不服务于这个阶级就服务于那个阶级。华罗庚的话则显得更现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这是一种正确的思路。


爱国主义是一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现在,更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同舟共济。从小就建立起的这样一个概念:祖国和民族,已经变得具体而明确,我们被别人拉下了很远,我们不该容忍自己的落后,我们不该忘记那个古老的说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这样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个很有权势的中国大亨,有一次去寻欢作乐,很晚才回家,他很担心法国警察会敲他的竹杠。有两个幕僚很了解主子的心思,给他出了个“好”主意:花几块钱雇一个日本妓女一同回家,法国军警就不敢放肆了。这个大亨听从了幕僚的建议,果然十分顺利地通过法租界。


为什么法国军警敢敲诈一个中国大亨却不敢同一个日本妓女作对呢?道理很简单,大亨的背后是弱小的中国,而妓女的背后则是强大的日本。


看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的牌子,祖国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吗?与当时比起来,新中国虽然强大了许多,但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落后和挨打的阴影还笼罩在我们周围,我们的担子并不轻松。


蒲松龄有首名联: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原文是用来鼓励刻苦奋斗的,我想把它送给所有的有志青年,卧薪尝胆,为我们民族繁荣强大而奋斗。


作为一个中国的人才,我想应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有如此坚强的毅力,有如此高远的雄心!

结语:祝你早日成功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本文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是一幅对联:


上联:喜逢科坛添新秀

下联:笑看蓓蕾春雨时

横批:人才辈出


这是对成才环境的描写,是成才的第一道门坎。

第二道门坎则包括了你的努力和奋斗,是实现成才的智力条件和社会机遇的过程,我也用一副对联加以总结:


上联:德才学识机遇

下联:天时地利人和

横批:科学决策


当你成功之时,你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生活观的选择,引用电影《街上流行的红裙子》插曲:


上联:追求、探索

下联:奋发、爱国

横批:如此生活


这便是成功的全部,不神秘,但也不轻松。愿你用你的智慧和毅力走出一条聪明的人生之路,祝你成功!

谢谢


致谢:在本报告即将复印时,笔者特别感谢中央团校朱家华教授,铁道部党委宣传部荆玉成同志,北方交通大学学生闫树民、邹裕波、刘红星、张耿、黎力的支持和帮助。



最受欢迎的科学探索群体——集智俱乐部首部科普著作

全面涵盖人机交互、脑科学、计算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等前沿知识

生动的文笔,精美的插图,数十位科学爱好者带你展开一场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将全面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探究过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示例为你揭示人工智能不为人知的奥秘。

集智俱乐部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享受科学乐趣的探索者组成的团体,倡导以平等开放的态度、科学实证的精神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交流,力图搭建一个中国的“没有围墙的研究所”。这些令人崇敬的、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集智俱乐部成员将带你了解图灵机模型、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怪圈与哥德尔定理、通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类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与你一起展开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科学之旅。

当当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40304.html

亚马逊,淘宝等网上商场及各城市大型书店均有销售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集智俱乐部,

让我们离科学探索更近一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漫谈学习科研与成才(下)| 贺仲雄

贺仲雄 集智旧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