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方梦之:《翻译策略研究——翻译理论的中观视域》

思飞学术
2024-09-03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翻译策略研究

——翻译理论的中观视域

ISBN:978-7-5446-7114-9

出版时间:2023-03

作者:方梦之 著

定价:37.00元

限时优惠:25.90元

(点击封面可购书)



翻译策略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和翻译界研究的热点。本书概述国内外翻译策略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明确它在翻译理论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中的定位;建构翻译策略三元图,探析其机理、要素和特征;例释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各类翻译策略,并从文本类型学的视角介绍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的适用策略。本书视角集中,论述细微,对于创新译学话语体系、指导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方梦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国际生态翻译研究会顾问,《上海翻译》名誉主编,曾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中国翻译协会三至五届理事、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上海翻译》创办人之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文210余篇,出版编、译、著书稿48种,包括《中国译学大辞典》(2011,主编)、《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2017,主编之一)等。在2023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详情请见:“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热烈祝贺我社翻译教材资深作者、翻译家方梦之教授)。




前    言


▲方梦之 | 文



“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于20世纪末随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挟势而来,与“改写”“阻抗”“异化”等一并引进,很快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热点。笔者以“翻译策略”为关键词,查询中国期刊网(查询日:2021-06-14),统计出1999—2020年22年间专题论文共7, 452篇,其中国内期刊发表4, 347篇,硕博论文1, 799篇(绝大多数为硕士论文),其余为报纸、会议论文等。世纪之交的1999年和2000年仅见期刊论文三五篇。此后几乎年年翻番,2006年近100篇,2008年破200篇,2010年近300篇,此后10年基本稳定在每年300篇左右,最高为2014年的331篇,增速令人咋舌。与翻译研究的其他主题论文相比,翻译策略相关论文总数及占比遥遥领先。吊诡的是,虽然关于翻译策略的论文俯拾即是,散见于外语类专业期刊和非外语类期刊,在翻译教材和翻译专著中也有零星介绍或有限探讨,却未见有学理深度的专著问世。本著只是尝试。


在我国传统译论中,“翻译策略”一词阙如,常用“翻译方法”或“译法”。在国人的概念中,“翻译方法”含二义:(1)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传达原作内容和形式的总的设想、途径和策略,也就是说“翻译方法”是可以包含“翻译策略”的;(2)在翻译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亦称“翻译技巧”。如郑振铎的《译文学书的方法如何?》一文(见罗新璋《翻译论集》),是论述文学翻译的思路和途径的。成仿吾《论译诗》一文(见罗新璋《翻译论集》)倡导译诗的两种路径,提出译诗的两种方法:表现的翻译法和构成的翻译法。我国传统译论讨论直译、意译、音译,都称之为翻译方法。


我国研究翻译策略的主题论文逐年猛增,数量上蔚为大观,但学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原因有三:(1)“翻译策略”是外来词,论者乐用其形而未及其神;(2)多用翻译材料来注释或实证外来策略的适用性和准确性;(3)研究未能走出“评点式、随感式、印象式”的窠臼,学术门槛低。总之,研究中重挪用,轻开拓,以举例论证、注释外论、总结经验为成规,创新乏力,呈碎片化、浮泛化之势。


本研究将翻译理论一分为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其中,中观研究以翻译策略的研究为表征。“一分为三”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它展开了一个动态、多元、宽广的视域,对于理解翻译本质、要素及其与外围学科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作为价值观,它承载了一个尊重差异又谋求认同与合作,且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三位一体的观念,有利于全面地、整体地探究翻译业态和翻译理论的各类问题。作为认识论,它摆脱了二元思维定式,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新视域,拓展了范畴体系。作为方法论,它是平衡综合与分析的工具,架起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的桥梁,以翻译策略、模式、纲要、方案等中观研究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翻译研究的中观视域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着眼于翻译策略,其研究方法既可自上而下做宏观理论推演,也可自下而上由若干微观技巧通过范畴化和集约化而综合;既不耿耿于某种宏观理论,也不缠绕于个别实例。


本书采用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来研究翻译策略,提出翻译的元策略、总策略和分策略三个概念,讨论其渊源与功能,阐述三者的作用及关系。翻译的元策略由直译、意译、音译构成,是其他一切翻译策略之源,具有涵括力和统摄力,可用于比照、分析或描述其他策略,是翻译策略之策略。翻译的总策略把握大至某一翻译项目,小至个别文案的翻译导向,贯穿整个翻译过程,一以贯之。翻译的分策略运用于译者的字里行间,针对的是词、句和语段平面。


翻译策略是我近10年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起因有四:一是逐步认识到成熟的翻译理论体系往往都配有可以付诸实践的策略和模式,如奈达的四步模式,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豪斯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勒弗维尔的改写,韦努蒂的归化、异化、阻抗、同化和文化移植,功能目的论的“功能+忠诚”,严复的“达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等;二是应用翻译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中观研究聚焦于翻译策略,桥接宏、微二端,是研究重心,可带动全局,有益于对义理探赜索隐;三是国外译论派系林立,自立门户,翻译策略各有路数,概念上似乎扞格不通,爬梳整理,加以条贯,正当其时;四是我早年以翻译为业,虽未窥得堂奥,但在实践中略知深浅,学理上稍通声气,就学养、经验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而言,自感宏、中、微三者中尚善中观研究,近10年来发表翻译策略的主题论文数篇(见表1):



上述文章主要见诸《上海翻译》。2019年拙著《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修订再版,也着笔增补相关内容。窥求翻译策略的话题多年,现仍纠缠于心。于是复取前稿,补苴罅漏,加以条贯,遂成此作。


本书概述国内外翻译策略的研究和现状(第一章),明确它在宏、中、微三者中的定位(第二章),分别研究翻译的元策略、总策略和分策略,建构翻译策略三元图(第三章),探析其要素和特征(第四章),阐释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翻译策略(第五至七章),最后从文本类型学的视角阐释有关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的多种翻译策略(第八章)。


翻译策略的主题论文在有关外语学术期刊上俯拾皆是,连篇累牍,看似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实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论,仍是一个未被深耕的领域。因感欲创新中国译学话语体系,以翻译策略为表征的中观翻译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故本书尝试对已有研究做初步整理和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翻译策略”概说

1.2 翻译策略研究综述

1.3 策略能力


第二章 翻译理论的宏、中、微三分

2.1 翻译理论的层次

2.2 宏观理论

2.3 中观理论

2.4 微观研究


第三章 翻译策略的分层研究

3.1 元翻译策略

3.2 总翻译策略

3.3 分翻译策略

3.4 翻译策略三元图


第四章 翻译策略的要素与特征

4.1 翻译策略的概念

4.2 翻译策略的要素

4.3 翻译策略的特征


第五章 通用翻译策略

5.1 直译

5.2 意译

5.3 音译

5.4 直意音结合

5.5 直意音+注

5.6 补偿

5.7 译写


第六章 本土翻译策略

6.1 历代策略举要

6.2 近代策略举要

6.3 当代策略举要


第七章 外来翻译策略

7.1 四步模式

7.2 显化与隐化翻译

7.3 语用翻译

7.4 深度翻译

7.5 改写

7.6 归化与异化翻译


第八章 文类与翻译策略

8.1 分类的依据

8.2 文本类型与翻译

8.3 小说翻译的策略

8.4 诗歌翻译的策略

8.5 科技翻译的策略

8.6 外宣翻译的策略


(此处省略三级标题,详见纸书。)





(点击图片可进入小程序查看)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为了进一步推动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满足这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的需求,我们特别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以翻译学学科本体研究为主的系统的理论性论著“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本丛书是一个开放性的系列,我们撰写、约稿的原则是:(1)翻译研究类的学术专著,充分反映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2)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目的是对翻译学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用汉语撰写。读者为高等学校翻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翻译学界、语言学界以及文学、文化、哲学与心理学等学界的翻译工作者和爱好者。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编委会




-END-




新书推荐 | 蔡金亭、王敏:《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新书推荐 | 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会刊:《外语高教研究》第3辑(附征稿启事)

外教社外语学术图书目录 | 202305

6.1儿童节特辑 | 聆听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中的声音叙事

新书推荐 | 宋晓春:《〈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释》

穆雷等:《翻译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飞学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