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李白游长安

郭语涵 三联少年刊
2024-08-30


本期写作实验室题目一

邀请一位古人(中外皆可)去你的家乡旅行,写一篇你们共游的游记。


作者:郭语涵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六班

一个阴冷的星期六早晨,我漫无目的地在兴庆湖边溜达,嘴里念叨着李白的《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在经过玉带桥的拐角时,我没看路,感觉一头撞进了一盆冷水中,我连忙后退几步,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我抬头一看,嗯?此人——
穿着一身白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一条黑色腰带,脚穿一双黑色软靴,头戴一顶幞头,显得风流倜傥。
哎呦,这不是李白吗?我急忙装模作样地学着古装戏里的样子倒身下拜:“太白先生,您好!”
李白捋着胡须,趾高气扬地说道:“听说你很喜欢我写的诗,今天特地来看看你。”
喜欢什么呀?!那还不是家长非要让我背的?!我都快吐血了!但是既然李白都来了,就带他看看我的家乡西安吧!
我立刻变身成了一位恭敬的导游,还是带领李白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可是人们好像都看不见李白,就算李白从他们旁边擦过去,他们也感觉不到,这也太神奇了!说来也奇怪,我一见到李白,天色就转晴了……
我先带李白到了大唐芙蓉园,因为这里是最接近大唐盛景的地方。可我没去过几次大唐芙蓉园,对里面的那些装饰也是一窍不通,李白和我在芙蓉园完全互换了身份,他成了导游,给我一项一项地解释起来:这块瓦片在唐代有多少种类,那栋楼在唐代叫什么名字,这种布料在唐代那些人可以穿,那件衣服又在唐代有什么讲究……讲解生动有趣,我听得十分入迷。
为了让李白看看他当时进京拜见唐玄宗的时候的那座宫殿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来到了大明宫。李白看着重建后的丹凤门啧啧称赞,说:“现在的丹凤门和之前的没有什么两样,你们可真是厉害呀!”我心里美滋滋的。

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我带李白来到了园区里面,去了当时他第一次拜见唐皇的那条路。他看着光秃秃的路,生气得不得了,说:“你们都不会把我走过的路好好修一下吗?真是的!”
我非常害怕李白闹脾气,就连忙劝阻说:“哎呀,我们觉得这是遗址,不能随便乱动,所以才没有修。”李白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他一听就明白了,连连点头,脸上也由阴转晴了。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大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我带李白在我家附近大吃了一顿羊肉泡馍,还给他点了一份肉夹馍,李白吃得满嘴油光光地对我说:“哎呀哎呀,实在太好吃了!”

一下午我们都呆在我家,李白给我指点吟诗作赋,我把我写的一首《游大峪口》吟诵给了李白:
游大峪口
山外青山雾中树,
林中大雾山中湖。
试听水声人何在?

唯有蛱蝶飞稀疏。

李白听后连连点头,表扬我写得还不错,但是韵味少了些,于是他给我改了改。经过李白的提点,我感觉我的诗词瞬间有了灵魂。我还给他讲了现在的科技,李白虽然依旧傲慢,却兴趣盎然,不停地追问自己感兴趣的事儿。
天色不早了,李白该回家了。
李白临行前对我说:“这回的长安一日游,实在太有趣了,但我想你还是来看看我到底是谁吧。”我一摸李白的袖子,竟然是虚空的!我倒吸一口凉气,李白呵呵一笑,瞬间消失在了空气中。
天呐,今天实在太有趣了。我一边这么想着,连衣服都没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点评


《少年》本期征稿的主题之一是,邀请一位古人去你的家乡旅行,写一篇你们共游的游记。本文小作者选择与李白共游家乡,地点恰好是诗仙长相思的长安,自然而然地开启了历史和现实的重叠映照。在大唐芙蓉园,李白变身导游,为小作者讲解唐代建筑服饰;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小作者借诗仙之名,表达了对“盛唐第一门”丹凤门重建不失古意的肯定;在古道遗址,诗仙“生气”率真可爱,小作者的解释合情合理,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让人忍俊不禁。上述三个典型意象的选择,既契合诗仙李白的身份经历,又彰显西安城的文化渊源,可见小作者在选材上颇具匠心。此外,小作者在文中嵌入了自己的古诗习作,其中让诗仙给改诗的桥段相信也是不少诗词爱好者的梦中臆想,体现了小作者对古典文化的亲近。
 
本期征稿的几个主题都是虚构类的,虚构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我们不必拘于现实世界的种种制约,而可以通过时间的跳跃和空间的转换,尽情展开一切奇谲、瑰丽、浪漫的想象。从这个角度看,我想就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想象可以更加大胆。带着诗仙去旅行,这本身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漫步,为写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们完全可以上天入地,纵横古今,把这种可能用到极致。二是细节可以更加丰满。芙蓉园、丹凤门、入宫道,每一处都有诗仙的印记,都可以借此发挥,荡开一笔,构想出生动的故事。三是人物刻画可以更加立体精准。文中使用“趾高气扬”、“傲慢”等描述李白的人物形象,突出诗人自负傲物的一面。相比之下,诗仙豪迈豁达、洒脱不羁的性格特征在短短的篇幅中并未凸现。当然,作为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小作者如此作文已属可贵,上述建议聊作参考。


本期实验室点评人
维克多,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大学,曾执教高校,讲授演讲、媒体和写作课程,早年兼任央视等多家媒体撰稿人,著有《127天丹麦童话之旅》(散文集),《梦幻制造者》(青少年媒介素养丛书),《应对新闻媒体》等书。热爱写作,游历美欧,曾在三联生活周刊发表《现实的牌局》等文。

2022《少年新知》订阅

6月开始,《少年新知》将改版为月刊!更多精彩内容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2022年《少年新知》订阅火热征订中!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2022年《少年新知》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联少年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