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期“谭嗣同与晚清史研究”学术研习营入选名单




由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倡议并与复旦学联合主办的首期“谭嗣同与晚清史研究”学术研习营(链接请点击《1号公告》《2号公告》),自3月下旬发布公告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十余家学术自媒体转发。至截稿日期,共计收到来自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地区、国外等30余所高校的有效报名者(排除缺少信息、内容或形式上非学术性、非相关主题的报名者)提交的中英文学术成果若干。


经过由入营导师为主体的专家组的审读与讨论,来自13所高校的17名报名者来稿通过评审。入选文章根据内容,分为三组(名单详后)。


 

2024.8.19(周一)

下午报到,发放图书资料。

2023.8.20(周二)— 8.22(周四)

开营仪式,主题学术报告,论文讲评,读书会与学术沙龙

2023.8.22(周四)—8.23(周五)

结业式,学术考察,自由参观。



入选论文名单:

共计13所海内外高校的17名学员,按照来稿主题粗略分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分组(每组6篇、大体以文章内容所涉时间为序)。


姓  

标    

学校院系

D01

林  涛

在“圣贤”与“新人”之间:谭嗣同对近代新理想人格的思考与阐述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D02

陈寒雪

谭嗣同的身体观——以《仁学》为中心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D03

曹家豪

解纽与重构:辛亥革命前后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儒教何以转型上的合与离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D04

周明昭

梁启超主讲时务学堂缘由发微

复旦大学历史系

D05

李欢友

Within and Beyond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ua華 and Yi 夷

德国慕尼黑大学佛教研究项目组暨汉学系

D06

徐小芳

谭嗣同研究的口述史回忆与展望——田伏隆、王兴国、夏剑钦先生访谈录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G01

廖锦清

兵匪之间:太平天国时期的潮勇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G02

崔荣宝

袁世凯与荣禄的关系考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G03

陈哲洋

戊戌至庚子东南疆臣的际遇与抉择:以浙江巡抚刘树堂为考察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G04

范丁旋

丁未政潮起因新论:以丙午粤路风潮为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G05

尚启钰

清末预备立宪国策出台始末

中山大学历史系

G06

申金杨

“江湖”之外:清末民初镖局行业的转型困局——以直隶地区中心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Y01

望静雅

《字林西报》对北洋舰队“升旗事件”报道的相关辨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Y02

叶国安

早期甲午战争知识的形成:《东方兵事纪略》的出版、传播与文本再创造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Y03

汪宁宁

谭嗣同的西学观之变——以阅读与交往为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Y04

谢蒙恩

书报互动与著述心态的变迁:以报章文结集为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Y05

李  俊

物竞、人伦之争:近代国人对《天演论》理解、阐释偏差的现象发微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所



祝贺以上学员入选,期待大家共聚复旦,一同开启这段收获之旅!


侠骨同钦,德功言立三般不朽;魔都共聚,心命学开万世太平。


1号公告链接:第二期“谭嗣同与晚清史研究”学术研习营一号公告2号公告链接:第二期“谭嗣同与晚清史研究”学术研习营二号公告

附 入营导师简介


朱  浒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灾害史、清史和近代社会经济史。主持及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百年清史研究史·经济史卷》《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等。


安东强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政治制度史、辛亥革命史。曾获首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一等奖,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清史·典志·教育志”和“清史·史表·学政表”编纂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孙中山史事编年(第2卷)》《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即出)。


张求会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义宁陈氏家族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版专著《陈寅恪家史》《陈寅恪丛考》,整理《同照阁诗集》,合作编纂《陈宝箴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


李  林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基教所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著有《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清代武科考试研究》《凝视日常:生活史的研究理路与写作案例》等。


章  可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概念史、知识史等。历年来主持、参与各类国内课题资助十余项,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书评、随笔等六十多篇。著有《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与观念》等,出版译著多种。


张晓川

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史、近世中西交通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在《近代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一辑执行主编,整理《吴大澂书信四种》(合作)、《外交辩难》。






















谭嗣同(1865.3.10—1898.9.2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诗人,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生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之际。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救亡图存,谭嗣同奔走呼号,寻求救国真理,参与维新运动。1895年,他率先在湖南推行新政,创建浏阳算学社,撰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仁学》,被梁启超誉为“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1897年至1898年间于长沙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力主粤汉铁路取道湖南,抨击旧政,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中流砥柱,在近代的思想、教育、科技领域均做出了卓越贡献,湖南因此而成为当时“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1898年8月21日,谭嗣同抵京,担任军机章京,参与新政。9月24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拒绝出走,被捕入狱,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年仅33岁。

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

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是由谭嗣同烈士后裔谭志宏先生出资,湖南省山东商会、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浏阳市谭嗣同纪念馆共同发起创办的公益慈善组织,主要宗旨为:宣传和弘扬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致力于对谭嗣同和湖湘文化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和普及;致力于对社会爱国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基金会成立以来,认真践行基金会宗旨,在宣传和弘扬谭嗣同精神、在关注和支持爱国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今逢创办十周年,基金会将加强与文化界和学术界的联系,进一步为促进谭嗣同的深入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 

声明:本号所推文章均出于学术传播。若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积极处理。新书及商务合作请加微信jiangnanjia136。进读者群请关注公号获取入群方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史动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