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语|“夜郎自大”“针砭时弊”

最佳发送时段调查(请投票)



“夜郎自大”成语的形成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闫平凡


“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着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比喻妄自尊大。因为贵州为古夜郎地,所以“夜郎自大”就和贵州联系在了一起。对此,诸多学者,尤其是贵州学者就这一成语的形成展开讨论,并把《史记》所记和“夜郎自大”等同起来。事实上,自明代万历以前,典籍中所记夜郎问题,几乎都是照录《史记》原文,而无“夜郎自大”之称。显然,“夜郎自大”并非司马迁加给贵州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出现了这一说法呢?

“夜郎”与“自大”“妄自尊大”意义相关的最早材料出自王世贞。万历三年(1575)王世贞作《答赵中丞良弼》有“鄙人倘遂信之,得无令人作夜郎王观乎。一笑,一笑”之语。这是以“夜郎王”自嘲。又万历四年(1576)春作《初春偶成自嘲》,诗曰:“一城如斗大,人笑夜郎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国朝诗评》中评论明代一百二十多名诗人,其中有“杨君谦如夜郎王,小具君臣,不知汉大”之语。又明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卷九十四《与马仲良民部书》(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即1613年)记载:“四夷君长,守一隅以奉正朔,亦不敢夜郎问汉大也。”从王世贞和茅元仪的记述来看,“夜郎”和“妄自尊大”意义相关联应该在嘉靖、万历年间就开始形成了。

“夜郎自大”一词最早见于明安世凤的《墨林快事》一书,其卷七“李后主”条言:“既非奇而铨甄,又非据夜郎自大,而一时佞谀之口,因而嘘之。”此条后记时间为“天启甲子七月晦”,天启四年,即1624年。又《天启实录》卷八十一记天启七年(1627)二月乙巳(初八)蓟辽总督阎鸣泰疏亦用“夜郎自大已久”之语。明戴澳《杜曲集》卷十“书潘嘉客墨谱后”记“能复夜郎自大耶”。其署己巳年,即明崇祯二年,亦即1629年。此时“夜郎自大”为“妄自尊大”的义项已经形成,并被广泛使用。周文郁崇祯十二年(1639)始成书的《边事小纪》卷四《毛大将军纪略》篇有“雄视海外,夜郎自大,信口而谈,罔识忌讳,其迹固有可诛者”之语。可见“夜郎自大”一词在天启年间被广泛使用。

为什么是在明代嘉靖、万历时候形成“夜郎”与“自大”相联系的说法,以至天启年间有了“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形式呢?这与当时贵州社会的发展不无关联,其中涉及的原因或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流官的不断进入。明代贵州建省,开始了流官治黔的新时期。明之前,历代中央王朝也在贵州设立郡县,但主要依靠本土民族首领间接管理,中央派到贵州的流官甚少。刘学洙、史继忠《历史的理性思维:大视角看贵州十八题》一书对(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作了统计,结果为“汉至元1600多年,中央入黔的官员有案可查者,从楚庄蹻与汉唐蒙算起,仅仅110人。贵州建省后,明清两代五百数十年,中央入黔的官员大增,县以上的共达2137人”。书中认为,这些客籍流官入黔,带动了贵州本土人才的成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明正统四年(1439)到崇祯十年(1637)198年间,明代贵州中进士者130人,其中军籍子弟18人,官籍子弟33人。”如上述王世贞,其祖王倬于成化十四年(1478)考取进士,曾任贵州按察司副使。显然,王世贞能用夜郎来描述和自嘲,一方面应该有其祖父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与曾做过贵州提学佥事的吴国伦交往甚厚,对贵州应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是贵州人才的培养。据张羽琼《贵州古代教育史》的统计:“贵州以开闱乡试为界,此前的160多年间,只出了30名进士,546名举人。而此后到明末的107年中,就出了107名文武进士,1213名文武举人。举人进士的成倍增加,反映了贵州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民国学者杨恩元曾说贵州“人才极盛,实在明中叶以后”。随着科举制度在贵州的推进,贵州文化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如谢肇淛为杨师孔《秀野堂集》作序言:“吾友杨君愿之,鹊起夜郎,才具横绝一世。”又曰:“夜郎自青莲、龙标过化之后,鸿蒙之气郁勃未宣,历千年而后,得愿之神秀所钟,固非偶然。”因此,夜郎是明代学者借用《史记》的记载对贵州的描述,本无贬义。

再次是播州之战的影响。播州之战被列为万历三大征之一,首辅申时行从军费开支过大的角度,对“播州之役”提出批评,认为该役使“三省财力耗费以巨亿计”,穷兵殚财,非国家之利。李化龙《平播全书》载《叙助兵饷疏》中提到:“盖汉孰与我大,从古夜郎王之见,固若斯矣。”谭其骧在《播州杨保考》中说:“元明之世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谚,言土司之最巨者,实则田、岑、黄三姓,亦非杨氏之比也。”虽然此时播州未属贵州,但其地和贵州相连,平播后把它分为平越府和遵义府,平越隶贵州,遵义属四川,后在雍正年间亦把遵义改属贵州。显然,此时对播州的描述也是借“夜郎”来指称,用“妄自尊大”来批评杨氏。

最后是汉语四字格的形式影响。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其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先秦两汉典籍中的四字语句经传习而直接演变为成语;二是大量的寓言、历史故事等,被加工提炼成四字格成语。古代的文章写作往往引经据典,使用名言警句来阐述观点、表达感情。出于语言精练、形式谐美的考虑,在引用时往往把典籍中的许多内容和语句改造为四字格成语,如“滥竽充数”“指鹿为马”等。那么“滇自大”与“夜郎自大”之间,最终定型为“夜郎自大”,也应该是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形式相关联的。

责任编辑:刘乐新




针砭时弊话中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盛英


成语针砭时弊,语出《后汉书》“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的说长论短。“针砭”本意当然是说用针刺、砭刮治病。“时弊”是指现在社会中的恶习、弊病、不正之风等,比喻指出错误。

这针和砭是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现在渐渐演变成今天的银针治疗和砭石刮痧等。刮痧师把身体的穴位刮的通红,直至出痧,经络通了身体自然也就舒坦了。即可治病又可美容,一举两得。

“针砭”又叫针石。李时珍在《东山经》里说:高氏之山,凫丽之山,皆多针石。郭璞注云:可为砭针也。《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但砭石无识者,岂即石之属为之欤?看来,这针砭在过去是主治痈肿的。

针砭还出自于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时时苦语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因此,便不难理解在中医里,针就是以针刺穴位为主的治疗方法。砭则是以石刮刺人体穴位治疗疾病。《说文解字》也说“砭,以石刺病也”。主要是指在治疗中运用针刺和砭石治疗疾病的医术。中医里有六大疗法:针、灸、砭(刮痧、揪痧、吮痧和刺络法)、药、按跷、导引六法。这足以说明砭石是通过刺人体来治病的。

中医认为上品泗滨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人们用现代科学手段检测砭石,发现它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可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的功效,全面增强人的免疫能力。目前市场上砭石有黑的、黄的、红的好多颜色,主要用来制作刮痧板、砭锥、砭砧等。

在古时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头,也可以说是最早最原始的医疗器械。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同大自然和疾病抗争。在劳作或狩猎时不小心就会让树枝或尖石划破肌肤,偶有碰伤流血后,疾病减轻或消失,人们惊喜的发现,针形或剑形尖锐锋利的石头可以用来切割痈肿、排脓放血。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砭石、石针刺激肌肤和穴位,有驱风、散热、化瘀等功效,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有资料显示,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针长为4.6厘米,针身呈四方形,一头呈尖状。一头呈扁平的半圆状,有刃口,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印证,这种刀形的石针专家一般称镥石,也就是最早的砭石。随着针砭的广泛应用与实践,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更多精细的器械,象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银针、金针等作为针刺治疗的医疗器械。

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在原始社会,发明了钻木取火。为了袪寒取暖,人们就用兽皮或树皮等包上烧热的石头或砂土等,进行局部取暖,既打通了经络,又缓解了疼痛。相当于现在的贴敷,或者叫热熨更为贴切。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也预防了疾病的发生。祖先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今天的传统中医药才有了更好的发展和延续。中医中的针砭经过千百年的演变,由最初的石器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针灸与砭石,造福于人民。(作者单位为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韩 启

往期:

成语|“莼羹之辩”“救末者难”

成语|“目不识丁”“掉以轻心”

成语|“病入膏肓”“木人石心”

成语|“拍案叫绝”“温文尔雅”

成语|“衔环结草”“如切如磋”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