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市与水》,耳边响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歌咏

华略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张继军 文商旅研究院院长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 HUALUETT)


新春伊始,我们推出【新“三上”读书时】的专栏。今天,分享给大家的第二本书是《城市与水——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这本书介绍了城市与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城市水系的规划和设计实现海绵城市的设想。

全文2944字,阅读约8分钟


开栏语

古人读书,就连“马上、枕上、厕上”(我谓之老“三上”的时间都精打细算。今年,我试图致敬先师往圣,弄出个【新“三上”读书时】的专栏来,意图抢救出我沉沦在“屏上(刷机)、杯上(社交)、闲上(游艺)”(我谓之新“三上”)的大把好光阴,将切得稀碎的“十二时辰”拼拼整,凭主观感觉选出些对关注“华略公众号”的读者群或有益的书(这便注定了所选书籍会相对小众),来一个开卷有益,把读后感一篇篇敲出来,陆续分享诸君。

《城市与水——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王劲韬 著)是“海绵城市设计”系列丛书中的一本。2017年,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我参与上海的黄浦江杨浦段、苏州河静安段的发展规划研究时,这本书带给了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书之脉络,暗藏人、水、城天然的纠缠关系

《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孟兆祯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安流须轨’乃人与天调之要”;“不是山水服从城市,而是城市服从山水”;“胸中有山方许作水,胸中有水方许作山”。这引出了作者对“人水关系”的审视和思考,也成为自始至终串联全书的一条暗线。

开篇第一章,作者直抒胸臆,抛出“伟大的文明都是因河而生”“河流与城市一起成长”“一条河流带动一座城市”的论断。

他视河流为城市之眼、城市色彩、城市风景和城市记忆的纽带,提出水给予万物,水承载万物,人与水既有天性亲密的一面,又有抗拒的一面,更有一段贯穿于整个中西文化史的有关洪荒岁月、艰难治水的共同记忆。

人与水、水与城、城与人,天然就是恩怨纠缠的三角关系。

审视近年来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作者一针见血点出“千城一面”“千河一面”的问题,其导致的结果便是抽走了属于母亲河的熟悉面孔,抽走了属于特定城市的文化名片。

许多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所谓“技术”、创新做法和政策措施被一再地简单无差别地泛化,最终导致无数令人扼腕的不可逆改的结果:一条条原本历史悠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富于城市文化面貌的河流,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甚至面目可憎。城市水岸文化面貌的丧失,一如其生态功能的丧失一样具有不可逆的特征。


书之波澜,潮涌于对历史上伟大建设者的敬意

人之喜水、亲水、依水、乐水、惧水、哀水,呈现各异样态,于历史的滚滚长河里,牵连一个个丰沛饱满的王朝,一位位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桩桩跌宕起伏的往事。

在第二章,作者试图穿越历史的大纵深,从隋唐、后周到宋元、再到明清,跳脱地域的大跨度,从长安、东京到杭州、再到北京,来一回中国历史城市水系建设的大综述,并深切致敬那些伟大的建设者们。

隋唐长安篇,八水绕城、五渠织网。东有浐、灞,南有滈、潏,西有沣、涝,北有泾、渭;隋开凿永安渠、清明渠、龙首渠、唐疏浚漕渠、黄渠。“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风光一时无两。

后周东京篇,周世宗柴荣的两篇诏书,被作者誉为充斥理性精神的规划指导文件,在整个中世纪世界城市建设史上都有其独创性和示范价值。他且思且行,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导河流达于淮,重开大运河漕运,造“十三间楼”兴旺滨水商贸,于是江、淮舟楫始通。如此一来,汴梁渐兴“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之势。

宋汴京篇,水脉延绵、水系纵横,货畅其流、人达八方,连通了城市经济、文化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这般情景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窥一斑。

宋杭州篇,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没有杭州也就没有西湖,相生相息相宜。“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乐天主持修堤、设闸、通渠、浚井以利水,书《钱塘湖石记》记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的“乞开杭州西湖状”,陈述利害、说之以理。募资招工兴修,设“开湖司公使库”,致葑草尽除,湖乃大治。《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他主张,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明“水理”而达“人情”,垂范久远。

元大都篇,治水大咖隆重登场,郭守敬西夏治水、大都治水的履历,写满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科学的尊重。向忽必烈“面陈水利六事”,重开金口河,引用玉泉山水,开凿通惠河,堵塞金口河,他一路开挂,桩桩件件,无不习知水利、巧思绝人。

明清北京篇,乾隆作为京西水利建设的总规划师,次第营建三山五园,山水形胜于斯,造就古典园林艺术集大成者。他御笔《万寿山昆明湖记》,夫河渠,国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阏泛滥而不治。他眼中的山水之乐,民生之念,无双风月,画里江南被完美熔于一炉,铸成真正具有盛世风貌、深刻内涵的皇家园林……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之眼,一城风光全在于水的灵性。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名城无不因水而兴,因水而活,适如“八水”之于长安、洛水之于洛阳。同样,水的退去或过于频繁之水患,也是导致中国古都堕化为废都的主要原因。黄河三门峡之低效漕运使长安古都最终陷于东迁,无水运天险之汴京则又毁于洪泛。


书的样本,采撷自一座座因水而兴的城市

第三章,作者从“安全的滨水”“生态的滨水”“市民的滨水”“复兴的滨水”等多个方面,梳理形成对我国当代城市滨水地区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本判断。

滨水区域的规划难度远远不止于水岸风貌的塑造和功能的便捷舒适性,更应包括水利的安全性,生态的可持续性,市民使用方面的连续性、开放性和整体城市风貌的一致性、独特性等方面。


“安全的滨水”一节,作者从简单粗暴的河道治理切入,分析表象、追究原因、阐释后果,并结合“迁西滦河”的规划实践,围绕“堤防改造、河道侵占的错乱”“单一的水安全价值取向”“科学合理确定堤岸标准和岸线宽径”等话题的进行讨论,启迪思考。

“生态的滨水”一节,作者由“立体分层的河床与岸线设计”“滨水绿地植物生态群落设计”展开,探索生态滨水维护的可持续之道。

“市民的滨水”一节,作者始终以人为中心,着眼水岸建设、空间设置、空间开放等环节,“弹性”“平衡”“持久”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

“复兴的滨水”一节,作者对芝加哥、波士顿推崇备至,认为其协调了公共性、开放性和连续性,在滨水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发展与管理之路。

当人们回望格兰特公园及密歇根湖滨水区其他公园体系规划建设的最终成果时,在诸如千禧公园、东部公园等20世纪末的新公园加入原有体系后的芝加哥滨水区域呈现出令全世界瞩目的示范效果。


第四章起,作者以案例为镜鉴,较为详尽地解析了大量滨水规划设计的样本,包括深圳福田河、深圳盐田大梅沙滨海绿道、深圳湾滨海绿道、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公园、阜阳城市综合水系、香港湿地公园、扬州中央公园、北京永定河、武汉光谷新月溪、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等诸多滨水空间的规划背景、构思、设计和措施,图文并茂,不乏观点、细节和实操输出,令我既瞧了热闹,也看了门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若干年以后,在今天的滨水区域发展规划中,我依然期寄从此岸去追寻彼岸伊人。人与水的对立和共生关系,在经过“阻且长”的一次次尝试校正后,渐趋合理、合情、合序……

还是老规矩,文末附带给大家推荐几本相关题材的好书:
  • 《滨水空间三十年》(刘云 主编);
  • 《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刘士林 著);
  • 《泰晤士:大河大城》([英]彼得·阿克罗伊德 著;任明译)。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百馆出圈记”第1期:仰望八大山人,慨叹“三百年来领袖群伦”【原创】“六链对垒”——万亿级城市段位竞合的“终极武器”
【原创】合肥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为什么值得学习?【原创】门户天津:能否再次成为北方开放之都【原创】东盟调研 | 再访狮城:星光闪耀的花园城市【热文】正厅级优秀干部任上逝世,这些细节令人泪目【热文】万亿级低空经济的城市争霸【热文】经济大省文旅大会上,省长的一篇经典招商推介词【热文】五一小长假数据洞察:令人惊讶的结构性变化【热文从“甲天下”到“世界级”,这个城市再出圈靠什么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